头条新闻

无氟防水整理:防水防泼水性能纺织品规模化生产解决方案

近年来,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,消费者对具有防水防泼水性能的纺织品的需求大幅增加。目前主流工艺是通过涂层或覆膜整理来实现防水防泼水性能,但存在工艺复杂、加工流程长等缺点。在高密度织物上进行无氟防水整理,可以实现较高的抗静水压,且具有工艺短、流程简单、成本低廉的优势;虽然抗静水压性能不如涂层或覆膜方法,但经过工艺优化后,抗静水压仍可达5200Pa以上,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,适用于手术衣、冲锋衣、登山服、帐篷面料等特殊功能性面料。

 

本研究选用苏州莱曼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无氟防水剂,采用高温焙烘法对高支高密纯棉织物进行防水处理,探究组织规格、焙烘温度、焙烘时间等因素对纯棉织物抗静水压性能的影响,最终形成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的完整解决方案!

 

1、试验材料
面料:纯棉布(29.2 tex x 29.2 tex,472 x 315,平纹组织,单位面积质量220 g/m2);
试剂:无氟防水剂
仪器:连续定型烘干机、热风烘烤机(德国门富士)、DHG-9140A电热鼓风干燥箱、SDLATLAS Vortex M6洗衣机、YB813织物水分测试仪、YG461E静水压数字透气度仪。

 

二、工艺流程
冷轧批→退火→丝光→染色→防水→烘烤。

 

三、结果检验方法介绍
防水性:按照AATCC 22-2010《防水性:喷淋试验》进行测定。剪取3块(17.78 cm x 17.78 cm)试样,置于标准大气压下静置4小时。将250mL(27±1)℃的蒸馏水注入试验机的漏斗中,喷淋试样正面。将正面的润湿或斑点图案与评级图像进行比较进行评级,并记录每个测试样品的评级结果。
耐洗性:家庭洗涤按照GB/T 8629-2017《纺织品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》进行。采用1g/L标准洗涤剂(AATCC 1993)配制溶液,浴比1:30。在40℃下洗涤8分钟后,将溶液脱水,完成一次洗涤。洗涤程序完成后,在100℃温度下的烤箱中烘干。
工业洗涤工艺流程为:预洗(纯净水50L,水洗3分钟,水温50℃)→主洗(纯净水80L,水洗15分钟,水温60℃,氧漂300g,洗衣液400g)→漂洗(纯净水50L,水洗5分钟)→中和洗(纯净水50L,中和酸200g)→清水洗涤(纯净水50L,水洗5分钟)。
耐静水压:按照AATCC 127-2018《静水压试验》测定。剪取三块200 mm x 200 mm无折叠、无污染的试样,置于标准大气压下4小时。控制与试样接触的水温为(21±2)℃,擦干夹持面,使测试面朝向水面。夹持后,启动电机。当试样上三个位置有浸润时,记录此时的静水压,重复三次,取平均值,即为试样的耐静水压。

 

四、防水工艺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试验探索一步法拉伸焙烘和两步法拉伸焙烘对防水效果的影响。一步法采用拉伸定型机,织物成卷后进入定型机烘干室,烘干与焙烘工序同时进行,生产效率高,适用于大多数防水整理。两步法拉伸焙烘采用拉伸定型机对成卷材料进行烘干,再进行焙烘,该工艺稳定性高。一步法拉伸焙烘工艺:拉伸机浸轧助剂,80g/L无氟防水剂,温度170℃,时间3.5分钟。两步法拉伸焙烘工艺:拉伸机浸轧助剂(80g/L无氟防水剂,烘干温度120℃,烘干时间60秒)→焙烘(温度170℃,时间3分钟)。采用不同防水工艺对纯棉织物进行防水处理的结果如表1所示。

防水工艺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
从表1可以看出,一步拉伸焙烘法的防水性能与两步拉伸焙烘法相差不大,但耐静水压性能明显低于两步拉伸焙烘法。这是因为直接高温焙烘的一步法,即使降低车速、延长工作液渗透时间,工作液仍然不能完全渗透织物,无氟防水剂在织物表面发生交联,影响织物的耐静水压性能。因此,确定采用拉伸焙烘两步法加工纯棉高耐静水压织物。

 

五、不同织物组织规格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考虑到高抗静水压织物一般用于外穿及功能性用途,限制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(200±20)g/m2。规格选取为纯棉29.2 tex×纯棉29.2 tex,472×315,设计组织为平纹、2/1斜纹、纬重平纹、方格。采用拉伸、焙烘两步加工工艺,防水工作液为80g/L无氟防水剂,两浸两轧,轧辊残留率为65%;经120℃烘干后,再经170℃焙烘3 min。不同织物结构对防水性能的影响见表2。

不同织物组织规格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
从表2可以看出,在织物纱支和经纬密度不变的情况下,仅改变组织结构,织物的防水性和抗静水压性能发生明显变化,性能优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:平纹组织、2/1斜纹组织、纬重平纹组织、3/1斜纹组织、方格组织。平纹组织织物可以达到5200Pa的抗静水压性能,而其他织物均未达到5200Pa,说明织物结构对抗静水压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。平纹组织织物由于交织点最多,孔隙较少,抗静水压性能最好。为进一步探讨组织规格与织物抗静水压性能的关系,在纱支和组织不变的情况下,改变经纬密度,分别对织物的防水性和抗静水压性能进行测试,结果如表3所示。

不同织物组织规格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
 

从表3可以看出,对于29.2 tex x 29.2 tex的平纹组织,随着组织密度的增加,织物的抗静水压性能也相应提高,当密度达到472 x 315时,抗静水压性能达到520 Pa以上。在此基础上,增加织物密度导致织造难度线性增加,而抗静水压性能的提升并不显著。综合考虑,最终选定纯棉29.2 tex x 纯棉29.2 tex、472 x 315的平纹织物作为该款高抗静水压织物的标准规格。

 

六、烘烤温度和时间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对防水效果有重要影响。采用拉伸→烘烤两步加工工艺,拉伸机浸涂滚涂剂,无氟防水剂80g/L,干燥温度120℃,干燥时间60s。研究烘烤温度和时间对防水性能及耐静水压性能的影响,结果见表4。

烘烤温度和时间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
 

从表4可以看出,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,织物的耐静水压和防水性也随之提高。这是因为在焙烘过程中,温度越高,纤维表面疏水基团的排列越规则;高温条件也有利于交联剂释放异氰酸酯基团,提高异氰酸酯与疏水基团及-OH之间的交联程度,增强耐静水压性能。当焙烘温度为170℃时,继续升高温度,耐静水压和防水性的提高有限,因此确定焙烘温度为170℃。综合上述实验,确定焙烘温度为170℃,并研究焙烘时间对防水性和耐静水压性能的影响,结果见表5。

烘烤温度和时间对防水效果的影响

 

从表5可以看出,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,防水性能不断提高。这是因为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,纤维表面异氰酸酯基团与疏水基团的交联更加完全,长时间的烘烤也为纤维表面疏水基团的有序排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。烘烤时间为3 min时,防水性能达到100分,耐静水压达到5200Pa以上;继续延长时间,防水性能和耐静水压的提升有限,因此确定烘烤时间为3 min。

 

7、结论
(1)对防水工作液配方进行了研究,纯棉织物经过充分焙烘后,可承受高达5200Pa的静水压,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涤性,即使在家庭洗涤条件下经过30次水洗,仍具有优异的耐静水压和防水性。
(2)拉伸→烘烤工艺流程为:拉伸机浸轧添加剂(无氟防水剂80g/L,烘干温度120℃,烘干时间60秒)→烘烤(温度170℃,时间3分钟)。


发布时间:2024年6月26日